一步、二步,然后匍匐前进,向心中的圣殿献上毕生的力量。朝圣的路上,他们一生都在行走,不悲不喜,带着信仰上路,且行且思。 且行且思,不是疲于奔波的劳碌,而是在行走中沉淀心绪,找寻生命的意义。 且行且思,不是没有凭据的彷徨,而是在读过、听过之后,寻访根源,探求归处。
叶芝说他要走了,要去找寻没有喧嚣的地方;梭罗说他要离开,要在最接近天堂的河畔建一座木屋;海德格尔说他要前行,要去最求诗意般的栖居,用如梦的语言告诉自己且行且思。 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刻不是写下一段令人难忘的诗句,而是他们孜孜的找寻,是他们在路上。 所谓读万卷书,不如行万里路,一次次的拜谒旅程,黄玉峰和他的学生们走向了传承了百年的文化;顺流而下,朝发白帝,暮到江陵郦道元摸过绝巘上的松柏,听过峡谷中的狼鸣,一本地理著作也见证了他的行走;周游列国,传道解惑,孔子带着弟子们走过了几千年的历史云烟,走向儒学的神圣。 每一分成绩,每一本著作,都绝不是前人经验的复述,是每一次行走的收获与体验,是见多而识广的智慧。 生命的本身便是一场行走,从生到死,从启程到归途,是任何书本都无法给与的体验和感悟,是旁人不能插足与代劳的朝圣之路。季羡林是走在笔墨里的学界泰斗,一生伏案,笔耕不缀。从印度文字到古老文明,他用一个人的行走为几代人的启程开辟了捷径;柏杨在呐喊和呼唤中行走,从文字到漫画,从心到形,即使身被监禁,心灵依然在叩问的途中,他用一个人的行走让中国人看清丑陋,重拾美的渴望。 生命的朝圣,早已超越了文字的浅薄,跨越了生死的束缚,是心的自由,灵魂的释放,是一生行走的执着和信仰。 你念、或者不念,生命就是这样,且行且思。 启程吧,紧随行走的信徒,去那圣殿看看,为了途中的自己而匍匐于地。(这篇文章有少处抄写,看不懂的请见谅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