诸葛亮二三事——张恒睿

“臣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。”——诸葛亮

诸葛亮,一个名传中外的忠臣。运筹帷幄之中,决胜千里之外。他一生辅佐先主后主,从未动摇,实现了自己的诺言——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。

东汉末期,蜀军在长坂坡被曹军大败,处于崩溃边缘。诸葛亮出使东吴想要建立孙刘联盟。东吴的谋士一个接一个地向诸葛亮发难,先后有七人之多,都被他反驳得有口难辩。他反诘张昭:“鹏飞万里,其志岂群鸟能识哉?”反击步骘:“君等闻曹操虚发诈伪之词,便畏惧请降,敢笑苏秦、张仪乎?”对陆绩:“且高祖起身亭长,而终有天下;织席贩屦,又何足为辱乎?”对严 :“岂亦效书生,区区于笔砚之间,数黑论黄,舞文弄墨而已乎?”一连串的反问句,语势强烈,咄咄逼人,在以理服人的基础上,他更以其语言的气势压倒了对手。他的气势促使了孙刘联盟的建立,共同应对曹操来袭。

在和孙权联盟过程中,吴国周瑜嫉妒诸葛亮的才能,使诡计想压制诸葛亮,让其立下军令状在三天内造十万支箭。诸葛亮计从心来,借雾天和曹操的多疑在第三天清晨,带着大批草船,悠然地驶至曹军阵前。曹军在迷雾中以为对方大军压境,不敢贸然出击,对着船只万箭齐发。在“嗖嗖嗖”的弓箭飞驰中,诸葛亮喜提十万支箭,轻松地完成了军令对赌。周瑜瞠目结舌,诸葛亮同时也在军中树立了威信。

曹操北归之后,诸葛亮认为这是大好时机,辅佐刘备安定荆南四郡,招取贤士,进入益州,拿下蜀地,使蜀国实力大增。正是因为诸葛亮的沉着冷静,坚决果断,才完全实现了“隆中对策”中制定的“跨有荆、益”的战略目标,形成了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。

可好景不长,关羽张飞相继被害,刘备病重而亡。蜀汉帝国和扶不起的刘阿斗这两个重担落到了诸葛亮身上。诸葛亮没有退缩,他以天下危难为己任,写下了广为流传的《出师表》——“苟全性命于乱世,不求闻达于诸侯”,“受任于败军之际,奉命于危难之间”。他一心为国,尊崇先主的遗愿,匡扶汉室。在最后一次北伐中,诸葛亮身心力竭,积劳成疾。在临死前,他仍为蜀国考虑着,他把杨仪和姜维叫来:“在我死后秘不发丧,做出雕像,关键时刻可吓敌。”果然,在敌军追来之际,姜维推出诸葛亮的雕像,敌人皆落荒而逃。

诸葛亮是一代贤臣,外可为将,内可为相。

诸葛亮是一种精神,忠义勇敢,绝不退缩。

诸葛亮还是一种信仰,象征着成功与未来。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