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气——夏语涵

每个人的身上都有一股抹不掉的孩子气:不管是自己,是老师;是中国的李白,或是外国的爱因斯坦。在几百年前,有一位文人,在他的身上就有一股浓浓孩子气。

他是一个豪放之人,因卷入王安石变法而被贬到黄州,在黄州东坡开垦荒地。“莫嫌荦确坡头路,自爱铿然曳杖声。”他吃不起牛羊肉,于是把别人不要的肉带回家,发明了东坡肉:“黄州好猪肉,价贱如泥土,富者不肯吃,贫者不解煮。净洗铛,少着水。柴火罨烟焰不起,待他自熟莫催他,火候足时它自美。”

他好酒,也痴迷酿酒。他还把酿酒经过加以提炼总结著成《东坡酒经》。可是在酿酒时,太性急,口感不佳。喝者多跑肚,即使如此,他却乐此不疲,依旧我行我素。

在他身上,总能看见一股钻劲和失败后从头再来的勇气。

他爱书法,无好墨可使,于是尝试自己制墨,却差点把家里仅有的茅草屋点燃;他爱花,“只恐夜深花睡去,故烧红烛照红妆”与花对饮,常醉常醒;他爱月,在朦胧的月光之下,有时会想起远在天边的弟弟苏辙,不禁引发“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”的感慨,有时,会趁着月色去拜访好友,与好友“相与步入中庭。”

他就是苏东坡。

林语堂曾在苏东坡传中这样评价他:“他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,他是一个大文豪一个大书法家,画家,造酒实验家,一个月夜的漫步者,一个诗人,一个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。”不过,这还不足以说他的全部,他是一个天真,有些执着的顽童,他也拥有一个有趣的灵魂,这样的他才能在政治的漩涡中屹立不倒,几次被贬,还能自得其乐,每到一个地方都能爱民如子。

在东坡身上总有一股抹不掉的孩子气,即使穿越时间的长河,东坡那俏皮可爱的样子也跃然于纸上。

 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