聒噪的蝉声,蒸腾着八月的暑气。
此时的我,正在没有温暖的空调房中做课外练习。面对着即将到来的初中,高手如云的班级,我除了努力,别无选择。落地窗外,灼灼的阳光略有些刺眼。光束透过玻璃,射在书上,照亮了一行字–从前的日色变慢,车马,邮件都慢。是啊,立交桥上车流挟着日色,匆匆而去,没时间停下歇一歇。红绿灯,忙碌地闪烁着,漫无目的……
我放下手中的笔,思虑到:确实,时间就是金钱,岁月不居,时节如流,可真的有这有必要这样快吗?有必要把时间奉为圣旨,甚至拼尽全力也要抓住它吗?
我决定,回乡下姥姥家散散心。乡下一切都缓和了,仿佛生活的节奏慢了下来。这里没有城市的风火喧嚣,车水马龙,似乎连嘈杂的蝉鸣声都悦耳了许多。
缓缓地在田边的小路上走着,没有压力,没有包袱。乡下的天空格外干净,没有一丝杂质,像一块刚洗净的暖色晕染丝巾。落日像一颗诱人的蛋黄,却缺了一块。天空不再呈鱼肚色,而是铺满了渲染着胭脂红,橄榄黄,杏黄的云,最后由一片象牙白延向天边。远处树林的阴凉处,不时传来几声模糊的鸟鸣,落日余晖照在波光粼粼的河水中,鱼儿不时扑腾一下,探出水面冒个泡,随后又“扑通”一声,回到了阴凉的水底。
地平线处一个忙碌的身影,赫然出现在我的视线中–那是一位年老的农民。他黢黑、瘦削的脸上有些憔悴,粗粗的眉毛与双鬓都变得花白。脸上皱纹似老树皮,藏着他无数的人生阅历,那双眼曾经充满人生的斗志,现在却凹陷空洞,有几分寂寞,似乎也少了几分慈祥,令人捉摸不透。他吃力的弯下佝偻的背,浑浊的汗水从他层层的皱纹中冒了出来,顺着脸颊,从颧骨滑到了下巴,又顺着花白的胡子落到了田埂中,渗入了土里。不时地,老人艰难地直起身,向后仰仰脖子,便又陷入了劳作中。看着他劳作的身影,我抬起脚踏进泥泞的田埂中,想为他送一瓶水。我拖着步子一步步向前,突然,一个疲惫却又苍老的声音响起:
“小姑娘,你别进来,这里脏,弄脏你的鞋可就不好喽!”他并没有我想象中的冷漠,反而有一些劳动人民不常有的热情。
“爷爷,这么热的天,您歇歇吧!”我扯着嗓子喊,看着老人艰难劳作的模样,我有些心疼。
“哎,哪能歇啊”老人挺起腰,用脖子上的毛巾抹了一把汗,又冲我一笑“我们老百姓不劳动哪有饭吃哦。”
接着,他又弯下了腰,“小姑娘,你可要好好学习啊,不然长大了也只能像我一样喽!”
我的心随之一颤,老爷爷这么辛苦却也不停下歇一歇,这是为了什么呢?为了他的家人吗?无论如何,他心中有一种信念支撑着他坚持劳作,那便是他努力的方向,也是可以触及的目标。
是啊,所有人都在为了生活奋斗,不敢停歇,也不能停歇。即使一棵草他也明白,弱肉强食,只有拼命长大才有可能生存下去,因此它努力着。“那我又有什么资格不努力呢?”我反问自己。
散步以后,我不再抱怨,而是整理好心情,重新投入到学习中。你努力,有人比你更努力,当你的先天条件不如别人时,你只有努力这一条路。当然,乾乾而行,我也会小息片刻,来体味岁月静好,也为仰望着似乎遥不可及的月光,看着这光芒四射的日光,坚定自己努力的方向。
曾几何时的困惑,这次散步以后,我用行动给出了解答:不作茧自缚,不困坐愁城,不被光阴所左右,只要向着那可以触及的温暖,一步步向前,冬天总会过去,春天总会到来的。
“不作茧自缚,不困坐愁城,不被光阴所左右”,作者通过散步得出的感悟,同时也适用于所有读者啊。--家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