据说夜莺歌一曲是一场听觉的饕餮盛宴,那么无疑,这场“九班集体秀”会让人全身心的投入去享受别样的精彩。
不能说每个人的讲解都是完美的,但大家花费了心血的“作品”到底和往日不能比较。尽管一开始大家普遍有些紧张,但后来大家都调整好了状态,并不那样拘束。作为一个倾听者,我想听到了演讲者们由衷的喜悦——因为这是一个把自己所有精妙构思挖掘出来的自豪感。这样的机会其实很难得。尽管平常作文会复印,但那真的就只是给别人看一遍,或把别人的作文阅读一遍,拍手叫个好,却有不知道好在哪。他们上台讲解的时候,声音里带着满足,感情充沛。
这堂课上我确实学到了很多东西,从写作方法,到立意内涵。意象的“实体”可以有很多,但很多意象的“实质”是相通的,要上升到人文精神这一高度。我记得梅老师曾说过目前作文无非就是“人与自我”“人与他人”“人与社会”“人与自然”四种,立意内涵不尽相同却也不是完全不同,因此意象的选择和表达就至关重要。正如杨沁怡的高跟鞋 “嗒嗒声”。顾嘉诚的“此桥非彼桥”(窄桥)一眼就会让读者眼前一亮。因为时他们特有的、原创的,是他们自己的。
而原创的前提是懂得生活。一个不愿意生活的人,又凭什么去创造自己的世界?作文,也无非就是把生活里的细节放大加之美化的语言整理。正如霍欢的寺庙之行。她若不能欣赏细化的美,有怎么些的来这一片《苦趣》?直接苦死在庙里算了。但相反,她感激的听鸡啼,品清粥,过得照样开心。所以我一直对自己说:“少抱怨生活,你怎么会知道下一秒不会一语成谶?”
太喜欢PPT上面的“一花一世界,一叶一菩提”这句话。我在百度上找了另外类似的句子:“一花一世界,一木一浮生,一草一天堂,一叶一如来,一沙一极乐,一方一净土,一笑一尘缘,一念一清净。”我觉得这样的生活很美好:有一个美好的东西充斥了我的生命,使我过的很富足,也许每一个阶段中这个“美好的东西”是不同的。正如现在,在我们这样一个青春的年纪,梦想和对未来的期待会使我们变成富裕的人。
我的题目写的是“绻绻莺啼声声里”。其实当初有纠结,是选择“莺”还是“燕”。燕子会有一种归家感,莺则侧重于那堂课的光辉和精彩。实际上我更偏向于燕子,毕竟我们的三年又岂是一堂课能够展示出来的?我们早就亲如一家了。但在学校里头昏脑热地写完了题目外加第一段第二段,想着偷个懒,就不改了。其实叫“莺”也好,毕竟是由那堂课引发的感想。婉转的“鸟鸣声”,又有谁看得见背后?一声一声里,都离不开老师和大家自己的努力。
其实很舍不得。舍不得让这节课结束,舍不得这个学期的结束,舍不得毕业,舍不得离开大家,舍不得离开梅老师你。两年半就这样突然过去了,记忆从第一节课的“美丽如玉”突然到了现在的“意象的鉴赏与运用”,每一节“不可复制”的语文课使我们成为独一无二。
不过说到底,生活还要继续,我们总还要朝前看的。加油吧。在燕子窝里我们要用夜莺的歌喉唱出我们自己,一声一声,响彻云霄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