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乡菜【附评论】—李阳

人生天地间 忽如远行客”人的一生兜兜转转,品味过无数珍馐佳肴。餐桌上拿到简单朴实的家乡菜-清炒水芹,依然是我心头的挚爱,是熟悉的家乡味道。
水芹,水一样的柔情。拿起筷子,细细品尝。水芹刚入口,清脆甘甜,鲜美多汁,一股独特清香弥漫开来。芹中有我儿时的趣,芹中蕴我不变的情,带我回到记忆中的故乡,置身于满眼绿油油的水田之中…
童年最大的乐趣,莫过于水田里采芹之乐,自然的野趣。冬末春初,万物在春寒料峭中蓬勃生长,水芹也到了可采食的季节。我跟着邻居杨奶奶,手里拎着个大筐,沿着长长的田埂走到水田边,奶奶去世的早,杨奶奶儿女也都在外,难得回乡,孤苦无依,我们已将她是做亲人,时常陪伴她左右。
穿着大大的雨鞋,我笨拙地将脚探进水田里。眼前水芹已挺拔粗壮,绿叶白茎,饱满鲜润,虽生长于潮湿之地却清爽洁净,不被淤泥所污。我看着奶奶慈爱地注视着满田的水芹,像看着自己的孩子。她轻轻拨开繁密的水芹枝叶,小心翼翼地循着芹茎将手探下去,缓缓地拔出,交给我安放在筐中,奶奶脊背微驼,岁月攀上了她的眼角额头,染白了她满头青丝,但她手脚灵活,头脑清明,干起活来毫不马虎。采完芹,来到荷塘洗芹。一根根清嫩水芹在奶奶手中择捡洗涤,宛若江南女子,温婉细腻,宛若她们的纤纤玉指,妖娆动人。奶奶脸上含笑,与那青春水芹,融在这暖暖的春光里,融在我柔软的内心深处。
时光知味,物已非,人安在。村中许多老人,已搬了这个村子,享天伦之乐,我也已搬迁多年,唯有杨奶奶,安静而顽固地守着老房子和那片水田。此次回乡,奶奶拿着清炒水芹招待我,依然是曾经的味道,平凡感人,白绿相间,是故乡的云,故乡的田野。一到家常菜,也勾起了奶奶无限的回忆。奶奶一生活在水乡,这座老房子,有奶奶与我美好的岁月,有她身体里流淌着的难以割舍的情节。她是一个真正的江南女子,温婉柔润,辛勤一生,面对粉墙黛瓦,清池旷野,从容过活。奶奶就像那水芹,自由的乡间才是她的归宿。
人生的旅途中,我们都是迁徙的候鸟,小时候渴望飞出巢穴,看看外面的人世界,长大了却眷恋温暖的巣窝。故乡是我的根,再尝一口水芹的清香,简单的一道家乡菜中,有我不变的情怀。心中总有个声音在告诉我:无论何时何地,奶奶总会伴着那片片水芹,在时光深处,安然恬适,迎我回家…

评论:这片篇家乡菜,表面上是写家乡的一道菜,实际上这道菜就是我们写作所借助的一个意象,要通过这个意象,来联系到人,由此生发出情,才能使文章的内涵得以丰满并在文章中自然地呈现。
这篇文章写了两遍,都是写水芹,运用意象。意象的选取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文章的成败,之所以选取水芹,一是因为它是江南特有的菜肴,具有代表性与独特性,也是朴实常见的,更容易入手描绘,二是根据我想要表达的怀恋家乡人家乡物,安然恬淡生活的主旨有关,水芹特性温婉清润,有一种江南柔美,更富有诗意,贴近主旨。可以说,意象选取的好,文章就成功了一半。
另外一半就取决于意象的运用,融会贯通了。这篇文章写了两遍,都是写水芹,运用意象。但两次相比,第一次在写时,没有弄清侧重点,大多篇幅都用来写了菜,写它的生长环境和味道,缺少了人文气息和情感的投入,导致文章缺乏内涵,一眼便能看穿,平淡又浮于表面。这样写作,借助的意象水芹就起不到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那样的效果,因为情感根本没有投入进去。
由此,我意识到散文意象是一个帮助我们写作的工具,是借助,而不是整个文章的重心,它可以起到一个贯穿融合的作用,但万不能本末倒置,只关注意象而不融入情感升华文章。
单纯的写一道菜不足以打动人。因此,在第二次写这篇文章时,根据意象水芹,我将人与劳作贯穿在其中,结合了自己亲身经历,通过描写杨奶奶的劳作,拔水芹、洗水芹、炒水芹,进行细致刻画描写,不泛泛而谈,就很自然的将人文之美与菜肴之味紧密结合在一起,从水芹的特性联系到杨奶奶的人物性格,引发我的情感,如此描写抒情也都具备了。文章中的水芹其实就象征着杨奶奶,有江南女子的独有的温润,但也不乏一种挺立的韧性,可谓柔中带刚,形成默契。家乡变迁中,家乡的其他人、事都有了变化,但杨奶奶一人、门前水田间的水芹一物尚存,默默守护家乡,更突出了她们的安然、对故乡情深,也深深影响了我,引发了我内心的感动,去追寻杨奶奶的脚步,去追寻朴实恬淡的生活,追寻内心的简单与纯真。
运用意象,可以让文章有形、有味、有情,但也不能硬用,要根据文章需求来选择,让意象服务于文章中心,就像警句那样,是锦上添花,而不是粗布上绣花。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