痕迹是怎样?它又会激起怎样的涟漪?细述这样一个过程:人生大抵是一个万花筒,三棱镜加磨花的球体把世界分割细碎,每次旋转过后,看到的都是不同的生命过往的痕迹。这个时候,我们拿出一个不透光的盒子,它是特殊而有魔力的盒子,按下快门的“咔嚓”间,痕迹就得以被恒久的保存,可以时刻品尝、回味。嗯,这就是痕迹,它有两个过程——演绎和被记忆收纳。
初中三年里,我们班一共换过两次教室。初一时的我们被学校安排在那种两层楼的房子里,我们班就在二楼的第二个教室,没有电风扇,更不要说空调了,不怎么牢固的玻璃在吹风打雷的时候响声很大,让人很没有安全感。新的教学楼崭新而且坚固,但是,离开破旧的老教室之后同学们又回味起从前的教室:老教室的两边都有走廊,走廊很宽敞,老校区的树木高大葱茏,时常有微风从左边吹到右边带着植物的芬芳。初二的教室就在大教学楼的二楼,没有安上窗帘,放晚学前的时候,夕阳会从前门照进来,从第二组第一个同学的桌面一直向后延伸,很温暖。初三时候班上的教室搬到了大教学楼的四楼,刚开始时爬楼梯很不习惯,每天早上都是气喘吁吁地闯进教室,而此时,学校又在修一幢新的教学楼,初一时上课的两层楼的房子将失去作用。
三年的初中生活,我们在三个教室里度过,并把痕迹存放在了很多地方。那三块写了又擦,擦了又写的黑板上,反反复复过各个学科满满的板书,你无法再次看见,但是却留在了每个学生的脑海;那六扇开开合合的门,在开开合合中,印下我们每个学生的掌纹,留存我们的心房;回荡在教室空气里的每段对话,每一节授课,每一个欢笑,这些痕迹印刻在我们的生命之海中,助我们勇敢前行,那一朵朵由我们激起的浪花拍打起了人生华丽的乐章。
我们留下痕迹,痕迹也将鼓励我们成长。
初中三年班主任一直很关心我。我的成绩总是大起大落、不稳、不踏实、毛毛糙糙。每在失败时,老师总帮我寻找突破口,她告诉我:“下一次奋起时的高度,取决于低谷时所付出努力的多少。”这样的话给我动力,让我能不心急地坚持打败每个小困难,来迎接最后时刻的巨大光亮。一直到高二,我能对自己带着信心努力前进,也和太多人在我生命留下的鼓励的痕迹密不可分。对别人的关怀,这是一道美好的痕迹,它会给别人奋发的力量和前行的信念。
在斑斓的万花筒中,在精细的胶片里,痕迹是一种能让我们在回味中进取的烙印,每一个痕迹都是古老的、也是全新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