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乡菜

在我的家乡,没有美味的海鲜,没有流油的鸭蛋,也没有麻辣火锅,有的只是那普通的大白菜,纯绿色的大白菜。不知是为了美观还是为了口感,有人建议向其中加点粉丝,后来被人们所接受。

一摆上餐桌,它就显得既普通又特殊。普通在于它从材料到名称都是如此的简单。特殊是因为它是唯一一道全绿色食品,融合在其中的只有大自然赐予的元素,那半透明的绿叶互相掩映,透明的粉丝在这绿丝绸中穿梭,整体看来,晶莹剔透,吃到嘴里,清凉可口。家乡的白菜与其他地方的白菜不同,比它们更甜。家乡的白菜不是大棚菜,一年一收,在这期间还要经历一次严冬,大雪覆盖后的白菜最甜。“从严酷考验中走出来的人才是最能干的人”那儿的大人经常这样教训孩子。

这告诉我们成功的道路是漫长的﹑坎坷的,我们只有充满耐心与希望,勇敢﹑坚定地走好每一步,才会见到成功的花儿绽放。

淳朴的家乡菜,是家乡独特的标签。一个人无论在哪儿,只要看看他碗里吃的菜,大抵能猜出他是哪里人。

我的家乡在江南水乡,正如江南淡淡的风情一样,家乡的菜也是以清淡著称。每当暮色四合,每户人家都会摆出一个小桌子,一家人就围坐在那张桌子上吃饭。此时,到处飘散着氤氲热气,弥散着扑鼻清香。那清香,如春风送来的田野的味道,沁人心脾。

我爱吃家乡菜,尤其是我奶奶做的炸响铃。这道菜的制作过程并不复杂,只要准备好油豆皮、肉末和一个鸡蛋就好了。肉馅儿用的不是很多,把鸡蛋打在肉馅儿里,放盐、胡椒粉、鸡粉,充分搅拌;再把一张油豆皮铺开,在一头码放肉馅儿;然后把这一大张豆皮直接卷过去,在豆皮的尽头抹上一点面糊;切成段,下油锅炸,不一会,一道香脆焦黄的炸响铃就制作完成。这道菜为什么叫炸响铃呢?奶奶告诉我,因为入口咀嚼的一刹那,发出嘎吱的声音,如同清脆的铃声,炸响铃因此得名。

江南水乡曾是古代游子常常光顾的所在,“独在异乡为异客,每逢佳节倍思亲。”那些不能回家与亲人团聚的游子,他们可曾习惯吃我们的家乡菜?他们是否也吃过我爱吃的炸响铃?他们吃不惯江南菜的时候,是否也在思念着可口香甜的他们自己的家乡菜?十年或者二十年后的某一天,如果我在异地他乡的一处小店吃上了一道家乡菜,我会不会如苏童一样“错把异乡当家乡”?我会不会在品味家乡菜的过程中消解乡愁呢?

光阴飞逝,我离开家乡来到深圳已多年,儿时的情景现在变成了模糊的镜头,家乡的那些美味菜肴也成了朦胧的影子。年少轻狂的我似乎很少体会思念家乡的感觉,也无法体会古人远在他乡时对家乡深沉的遥想。可每当吃着清淡的家乡菜,我就会告诉自己,我不是爱吃“辣椒鱼头”的湖南人,不是爱吃“小鸡饨粉条”的东北人,也不是爱吃“生猛海鲜”的广东人,我是个爱吃清淡菜的江南人。我对江南水乡的万般情结就浸没在家乡菜淡淡的清香里。

家乡菜,在我记忆里永远散发着诱人的香味。

奶奶,今天这肉就由我来切。”奶奶答应了,并且把肉给了我。我接过肉拿到厨房在水龙头下面冲洗了一下。然后,我拿出刀和木板,把肉先切成肉丝,然后切成肉粒,最后剁成肉泥。然后,我把葱放进去,切小剁细。接着,我把肉和葱一起放到一只大碗里,然后,我放上一些盐、味精、黄酒,再放上一些切碎的榨菜末,用一双筷子拌了拌均匀。好了,我切肉的任务完成了。我立刻跟奶奶说了。奶奶叫我先休息一下,等到十点以后再包馄饨。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