乐在好学多思里—戴天仪

“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。”学是思的基础,思是学的深化,就像大海和鱼儿一样紧紧依存,缺一不可。

德国化学家维勒在研究一种铝矿石时漫不经心,失掉了发现钒的机会;而瑞典化学家肖夫斯特姆在研究铝矿石抓住苗头不放,精心研究,终于发现了钒;德国化学家厘比希细研究海藻时粗心大意,浅尝即止,与新元素溴失之交臂;而法国科学家,皮拉德破除常规,潜心专研,成了溴发现者。由此可见,古往今来,只有勤于思考,学而思之,才能融会贯通。

回想我们的童年,大概是在“十万个为什么”里过完的。碰到一切新奇的、感兴趣的事都喜欢用手指着奶声奶气地问上一句:“这个是什么呀?”。明亮的双眸发散出期待的光芒,在得到答案后会因其中的奥秘连连惊叹,或为自己又学到了一点新知而拍拍手,转个圈。但这喜悦感觉迸发的背后是好学,是多思,是探索。它是牛顿对于苹果为什么会掉在自己头上的疑问;是伽俐略对于亚里士多德两个铁球为什么不能同时落地的质问;是李四光对中国“贫油论”的反问。正因为有这些科学家的奇问与思考,才创造出人类伟大的“乐”的奇迹。
乐,藏于好学多思之中,然而,不懂深入思索的人会沦为悲哀的代言。“苹果为什么是落到地上,而不是掉到天上去呢?”我想,最初听到牛顿这一声疑问的人一定会觉得这个问题荒诞可笑,“苹果当然是落到地上,有谁见过苹果往天上掉呢?”庸人的悲哀就在于:他们往往凭着经验做事,只机械地用眼睛来获取对这个世界的表面认识;而伟大,却总是挂着一个问号来洞察这个世界。牛顿的好奇心,促就了他在近代物理学上的领军地位,如今还有谁嘲笑他的“苹果”吗? 如果没有他看似荒谬的思考,又怎会有万有引力的发现? 不停下脚步,大胆提问,谁知闪着智慧灵光的问号将来不是某项伟大发明的雏形呢?

但好学多思的学和思需有存在的价值。它需要观察“一花一世界,一叶一乾坤”。世界上并不缺少美,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。用心观察,即使最寻常的事物也会化为“神奇”。它需要学识的积累,所谓“问渠哪得清如许,为有源头活水来。”只有不断提升,才能明白真正的乐趣。

《哈姆雷特》中有言:“身处果壳之中,也自以为无限宇宙之王。”也许,正因为真的好学多思,我们才能以更有力的声音爆发出惊人的呐喊,流露永恒的喜悦。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