窗外,阳光灿烂,我端坐在阳台上,捧着《傅雷家书》细细读了起来。初读《傅雷家书》,总感觉摸不着头脑,一会儿是絮絮叨叨的嘱咐,一会儿是一些专业的艺术术语,身为翻译家的傅雷还不时“秀”一下英文水平,这些都成了我的拦路虎。然而爱是没有什么隔阂的,当我静下心读一封封信的时候,突然发现字字句句皆是爱。“比如你自己,过去你未尝不知道莫扎特的特色,但你对他并没有发生真正的共鸣:感之不深,自然爱之不切了;爱之不切,弹出来当然也不味儿;而越是不够味儿,越是引不起你兴趣。如此循环下去,你对一个作家当然无从深入。”这是傅雷以听莫扎特音示为例,教导儿子傅聪不光要理性地认识乐曲、还要加以感性地去欣赏,并能喜欢上它。这是一个有关弹琴的小事,书中这样的内容还有许多。我觉得,不光是他自己的刻苦,还有傅雷的教导,一封封跋山涉水的信,承载的是悉心的教悔与关怀,父子二人虽远隔千万里,但傅雷仍不忘儿子傅聪的学业,事业—-钢琴,虽不能亲耳聆听他现场的琴声,但傅雷夫妇仍旧通过要录音、听广播的方式想方设法地听到他的琴声,对于他比赛的情况也时刻关注。可以想象他一次次坐在收音机前认真地听着和从前的声音比较着;一次次打开包裹,看着那录音带,里面所装的正是他儿子的琴声。远隔万水千山,傅雷只能通过这样的方式感受儿子的进步,儿子的成就,这多么令人骄傲啊,这父子二人虽分隔千里,信,音乐,艺术成了他们沟通的桥梁的。我也曾学过钢琴,每当我弹琴的时候,我爸爸就会坐到我旁边闭上双眼,屏息宁神。我开始弹奏了,爸爸的身子也跟着摇摆起来,随着旋律挥舞着双手,像一个指挥家一样,我一曲弹罢,他便会告诉我,我哪个音弹得有错,哪处地方旋律不对,弹哪几个键指甲碰到了琴键……他虽然没学过音乐,但他乐感极强,每次他都能很专业地找出我的问题所在。有时,曲子太难了,我弹不会便不耐了,而爸爸会给我找一些音频,让我感受这首曲子的旋律,然后我再去试着弹,便会好很多了。现在,即便我不再弹琴,爸爸也常在我身边,我们会各自看各自的书,安静和谐的度过午后时光,有时他还会把书里的内容讲给我听,我也讲给他听。就像书中那样,他害怕自己落伍,怕我与他无话可谈,所以他不断的吸取新知识,也不断的与我交流,让我把我的见闻告诉他…………读完这本《傅富家书》我明白了父爱就是在成长路上,不断地给你指明方向,纠正错误,是在黑夜里前行时的启明星,又是信中一个个厚重的文字,也是音乐中动人的旋律,还是一次次文化的交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