写作,多半需要灵感。写了一年半的交流本,经验告诉我:文章灵感的来源、价值占文章的一半以上,剩下的工作,只要表达出来,将断断续续的思维串成一线。可以说,没有灵感地写文章,那就是提着笔,痛苦地在文字中挣扎。因此,找到好的灵感至关重要。
寻找那一线灵感,永远是我写交流本的一部分。首先,是将最近发生的事在脑海中放映一遍,看看有没有特别的、感人的、难忘的;其次,如果没找到,就要回忆起印象至深的细节,因为这些总是有价值的材料;实在不行的话,那就可以做一定的总结、对比,看看自己是否亲身实践过一些事理……总有那么一刻,心中的那重重云雾会消散殆尽,终于找到那一个小小的碎片;而有了这一个碎片,便能思索出它的原形,然后它就像一粒种子一般,扎根、生长、扩散、延伸,一篇文章便会像参天大树,矗立在你的面前,甚至连自己都会惊讶——如此惊人的事,自己怎么可能做到?写作,享受的也许就是这寻找灵感碎片的过程,也许就是复原的过程。
多读书的人,灵感自然会很多——甚至不需要去寻找,一个又一个主意就会自个儿跑出来。书给人们的,不仅是一种知识,一种思想,更有一咱感悟,一种心境。而后两者正是灵感的最大来源。有了书为伴,写作的灵感已不成问题——这也许能解释一个现象:同学们在写不出交流本时都一个个地捧起《读者》看了。
另一个灵感的源流,是一颗善于为细节停留的心,是一颗善于为美所感动的心。若不注重微小的细节,灵感就会干枯、粗糙,娈得轻而无力;若不善于审美,灵感就会充满抱怨、憎恨,文风也就会变得尖利而刻薄。人的心灵,不仅能决定灵感的产生,更能决定灵感的高度、质量。一个源自生活之美的灵感,经过精细的打磨、雕刻,绝不会产生一篇内容空洞、主旨浅薄、细节缺乏、语言粗糙的文章。
灵感,需要用心细细品味。每一个心中的闪现,其实都有特别的价值。好好品味吧,总有一刻,你会为那一线灵感所打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