谈散文意象的鉴赏与运用

意象的运用,由来已久。古典诗词中如《诗经》中的“桃之夭夭”。在这里,主要谈论现代散文中的意象。

意象,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充当“托物言志”中的物,在散文意象情感的抒发中担任立足点。选择一个好的意象,情感就会变得可感可触。

如朱自清的名篇《背影》中,意象便是不仅是全文的线索,也是作者抒情的载体。“青布棉袍,黑布马褂的背影”作为意象,作者利用他来抒发对父亲的感情则更显真实,细致,于细微之处见真情。相比于利用意象,如果直接抒情则显得平实无味缺乏真实。想必常见的背影存在于每个人的生活中,而选择其成为意象则需要深厚的文化基础和文字功底,以及细致的观察。

“背影”这个意象是视觉上的一幅画面。在实际运用中,我们也可以运用触觉,嗅觉,视觉甚至多种感官联合起来描写。例如《家乡菜》这个题目,明显是借助所写的意象为感情出发点,抒发家乡情,故人情。在选取意象时要尤其注重传统文化的积淀,这样才能为文章营造一种清新淡雅之风。

描摹意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。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,表现手法是特别考验文字功底的事情。在选择意象时,尤其要注重个性和特色,在描摹时能具有更多个性特点。就像李家伟的《家乡菜》一样,选才是莲子羹而又不仅仅是描写莲子羹,在其中又糅合了家乡情,对奶奶的描写和对童年故事的追忆,再加上他本人的文字功底,便成就了一番“成名作”。再者,结尾借助意象的提升是意象散文最重要的部分。还是举《家乡菜》这个例子,结尾点题提升时,应注重传达的人文情怀与家乡情结合。

综合上文对《家乡菜》的分析,运用散文意象时主要分确立主题,选准意象,重笔描摹,巧妙提升等几个步骤。。

当然,一个意象不仅可以代表一篇散文,可以代表一种情感。考场作文时,适当的套用也是可以的,如将《家乡菜》套到《期盼》中。这里便不再赘述。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